TEAM_BLDG:雕塑家蒋晟展览VOID
2019年底,受雕塑家蒋晟的委托,我们去北京为他的新展“空房间”进行展览设计的前期现场考察。展览选址在北京朝阳区的山下学堂一层小剧场——黑匣子剧场,地处紧邻京城森林公园的一处创意园中。此次为间筑与蒋晟的第三次合作,而空房间也是蒋晟在创作和精神旅途中的转折点。在这个名为“空”的房间里,众多元素满溢,譬如他常用的琉璃材质,通常多为明澈剔透,在空房间内却以高饱和度的实心色调呈现。空房间展场就像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阶梯。通过灯光的明度深浅与放置佛像的点位对观众进行“柔性”的指引。
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在场地中搭建出层叠的秩序感。矩阵式的台地由132个1米x1米的立方单元堆叠组成。从山下学堂的北侧大门进入后,我们先来到了山下咖啡厅轻快明亮的开放空间,而穿过正对咖啡馆的剧场大门,我们毫无转折过渡地进入了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属性的封闭空间。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剧场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空间上的交流与融合、冲击与矛盾。
我们一方面希望保持剧场现有蒙太奇般的戏剧属性,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入口过渡空间的设置柔化观众的观展体验。于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在场地中搭建出层叠的秩序感。矩阵式的台地由132个1米x1米的立方单元堆叠组成是我们决定将展览的出入口设置在原剧场作为后勤使用的侧门:一条狭长走道的尽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制造更多观众与展品的互动,也是我们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区别将展品放置在特定展台上的传统展陈方式,我们希望我们设计的展览空间能够消除展品与观众之间距离。
受印度阶梯水舍的启发,设计中我们抛弃了色彩属性,去除了装饰性元素在空间构成上,我们并没有设置任何硬性隔断受印度阶梯水舍的启发,我们决定抛弃色彩属性,去除装饰性元素,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在场地中搭建出层叠的秩序感——一个戏剧般的,只拥有起伏地形与空气的“空房间”。矩阵式的台地由132个1米x1米的立方单元堆叠组成。我们充分利用场馆高度,将空间尽头处的台阶延伸至了几乎触碰到的天花的位置。在空间构成上,我们并没有设置任何硬性隔断,展品可自由放置于台地之上,并通过灯光的明度深浅与放置佛像的点位对观众进行柔性的指引。观众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之上自由行走时,与展品的关系时近时远,时而与展品平视,时而会发觉展品在高处。所以真正决定观展路线的是观众的偏好。
我们为展陈的佛像特别设计了两款佛龛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闻清所评论的:“间筑设计构建的空房间展场,就像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阶梯。设计师肖磊完美地利用空间的高低落差,将场地错落搭建,给予观者仰视、俯视、平视的多种观感。在空房间里,人们既是观众又是景致,可以说是身在其中不知何物,跃于图景豁然开朗。”
用大漆漆过用来供奉佛像的塑料花,同时,我们为展陈的佛像特别设计了两款佛龛,旨在为这在人们刻板印象中庄重肃穆不可近的器件增加一些温度,使之更贴近“日常的,安好的,既在远古又可亲近”的理念。我们将佛龛与家中常见的落地灯进行功能整合,并且沿用展览中层叠秩序的设计语言,在增添了佛像庄严、隐秘的仪式感的同时,更好的和空间以及空间中的人事物进行了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连接。而展场中的大型花艺装置,由艺术家好友Ian Hylton所作。西藏佛教信徒因物资贫瘠,好用塑料假花供养诸佛,受其启发,Ian重新审视了平日里漠视的素材,让它们在人为雕琢后焕发崭新之美。
一个戏剧般的,只拥有起伏地形与空气的“空房间”在空房间里,人们既是观众又是景致。
分享文章,请标明来源: http://www.cnmansi.com/xuni/1078.html 免责声明: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本网站对作品图片的版权未作证实,对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不作保证,也不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电话联系:400-035-0358 进行删除.